用了好几种药,为什么阴道炎还没好?
门诊故事
Linda是一名白领,平时工作比较忙。1个月前,她觉得外阴瘙痒,阴道分泌物也比平时多了些,因为工作繁忙,抽不出时间去医院,就到单位附近的药店买了些外用药。回家用了几天没见好,听同事说不久前也碰到过类似情况,当时去医院配了药,还有一半没用就好了,她就把同事那些药拿回去用,过了一周药用完了,症状却没有明显改善。
她托母亲到附近医院,好说歹说请医生给配了些药回来,用了没几天,又因公出差了,因为不方便也没再用药。一周后回来,她觉得情况非但没有改善,又出现了小腹隐痛,工作劳累时更加重了。
终于,她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,还是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。医生给她检查时发现外阴及阴道粘膜充血明显,分泌物呈黄绿色豆渣样,子宫附件区有轻压痛。分泌物送检,报告提示有霉菌及阴道厌氧菌感染。医生诊断她患了霉菌及细菌性阴道混合感染,同时伴有盆腔炎症,需要规范治疗至少2周,并在3个月内定期复查。
像这样
的情况在门诊其实并不鲜见。阴道炎症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,阴道炎的治疗看似简单,但如不规范治疗可能引起疾病的扩散,导致急性宫颈炎、盆腔炎、不孕症等更严重的疾病。
事实上,正常健康的女性阴道内寄居有多种细菌和霉菌,这些微生物共栖共生,彼此制约,和谐共处,就像一个秩序井然的小社会,让阴道环境处于平衡状态。
在维持阴道生态平衡中,雌激素、乳杆菌和阴道pH起着重要作用,使阴道本身有自净作用及自然防御功能,不会“生病”。
但是,如果防病机制遭到破坏,则病菌即可趁机而入引起各种妇科炎性疾病。从临床分类来看,阴道炎的分类很多,如下。
细菌性阴道病
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。细菌性阴道病时,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、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。
念珠菌性阴道炎
(1)80%~90%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,酸性环境易于生长,为双相菌(酵母相、菌丝相)。
(2)患者阴道pH4.0~4.7,常pH<4.5。
(3)条件致病菌(酵母相→菌丝相)。
(4)常见诱因:妊娠、糖尿病、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。
(5)其他诱因:胃肠道假丝酵母菌、着紧身化纤内裤、肥胖者。
3.滴虫性阴道炎
(1)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℃~40℃、pH5.2~6.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。
(2)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,月经后接近中性,滴虫易繁殖。
(3)患者的阴道pH一般在5.0~6.5,多数pH>6.0。
(4)寄生于阴道、尿道或尿道旁腺、膀胱、肾盂、男方包皮褶皱、尿道、前列腺。
(5)常与其他阴道炎并存。
老年性阴道炎
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水平降低,阴道壁萎缩,黏膜变薄,阴道内pH增高,局部抵抗力降低,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,以需氧菌为主。
幼女性阴道炎
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、雌激素水平低及阴道内异物等造成激发感染所致,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。
几个生活细节让你远离阴道炎
1.勤剪指甲、勤洗浴
2.便前洗手
3.内裤单独清洗
4.合理穿衣
5.不滥用抗生素
6.不过度讲究卫生
7.选用合适的卫生用品
8.注意公共场所卫生
9.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
综上所述,不同类型的阴道炎,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各有不同,有时也可能是两种或以上类型的阴道混合感染,如乱用药使得治疗没有针对性,可能会延误治疗、加重病情甚至蔓延成更严重的妇科炎症,从而对女性健康产生较大影响。
因此,一旦出现阴道炎,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到正确的医疗单位诊治,切莫讳疾忌医或盲目用药。
温馨提醒
阴道瘙痒、白带异常、异味……这些症状,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,是时候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了!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更多妇科问题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