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忽高忽低,一会热的像夏天,一会冷的穿秋衣,实在搞不懂穿什么……
又到了换季的时节,却不知道怎么穿衣服了,走在路上既能看到光腿的,又能看到穿棉袄的。
都说春秋换季的时候穿衣要讲究“春捂秋冻”,俗话都说“春捂秋冻不得病”。可是古人却没说,“春捂”到底要捂到什么时候啊?
好不容易变暖了,谁都想赶紧换上了美美的春装出去玩耍。
所以,希望姑娘们都要了解一下:
人体的肌体在冬天厚衣服的保护下,血管处于收缩状态,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,抗病的能力也相对较弱。早春之时,寒温交替,反复无常。因此在早春不要匆忙脱衣,而应根据天气的变化,一件一件地减。
此外,冬天盖的被褥也不应马上换成薄被子。春季人体阳气逐渐上升,而冬季的寒气消减相对较慢,因此如果突然穿着过薄,容易引起疾病。
所以,“春捂”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对女性健康有很大的影响
那么,女性“春捂”到底应该怎么捂呢?
1女性“春捂”:首足腹都要捂,重在腰腹部!
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机制,春捂尤其重要。
① 对于春捂,女性朋友重点照顾好“首足”两头。
头作为人体“诸阳之汇”,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。当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,血管会收缩,头部肌肉会紧张,易引起头痛、感冒,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。
“而寒多自下而起,传统养生主张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,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到风寒侵袭。”所以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,易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。
早春季节忽冷忽热,寒湿较重,过早脱去冬装,会给寒气入侵创造机会。
② 女性在“春捂”中,要特别要注意腰腹部保温。
不要经常穿低腰裤或急着穿薄裙,否则腰腹部就容易受凉,这可能导致女性宫寒,引发手脚冰凉、痛经等症状。
同时,女性肚脐是万万不能受寒的,这可是需要重点捂的对象。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,又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容易被寒邪侵袭。肚脐一旦受凉,腹痛腹泻在所难免。
另外,也要捂得合理,保持下半身血液循环畅通和干爽透气。穿着过紧衣裤会导致盆腔淤血,导致痛经加重,同时对心脏和血管也没有好处。
2“春捂”有一个度 不要捂过头
虽然春天要捂,但是也不能捂过了头,过犹不及,同样也会引起疾病的。
但要捂到什么样的程度?
其实,春季可能会出现“春寒”或是“暖春”。
对于前者,要注意保暖,恪守“春捂”之道。
对于后者,当连续几天最高气温在20℃以上,这时就不能再捂了,如果穿得太多,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,体温调节中枢变得无法适应。
那么,如何把握“春捂”的度呢?
一般来说,通常过了清明就不宜再进行‘春捂’了。
而医学上一般把15℃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,当外界温度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1~2周的时候,就不需要刻意去捂了。如日夜温差大于8℃,则是仍需“捂一捂”的信号。
3“春捂”的最佳时机
①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≥8℃时,早晚就要增加衣物;
② 温度<15℃时,要注意多穿衣;
③ 气温达到15℃后,还要再捂个7天,小孩子、体弱多病、或者高龄老人要捂14天;
④ 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~48小时就要开始捂。
春捂也需要凭感觉。“春捂”并非一概而论,也是因人而异的,年轻力壮的人可以适当冻一冻,而老年人大多经不起太冷的刺激,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则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,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。
因此如果“捂”时不觉得咽喉燥热,身体冒汗,即便气温稍高于15℃,也不必急着脱衣服。如果觉得“捂”了身体出汗,则需要早点换装,不然“捂”出了汗,被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着凉。》》》相关阅读:呼和浩特妇科医院